那年今日【05月20日】
  • 资讯
    Google 收购企业移动设备管理创业公司 Divide 2014年5月20日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消息,Google已经收购了Divide,这是一家版主企业打造移动设备管理软件的创业公司。   Divide网站也确认了这一收购,他们将加入Android团队,现有用户可将继续使用现有的服务。   Divide提供一个基于云端的服务,可以帮助公司和海外大型组织管理在他们自己的网络里的雇员的移动设备,目前管理软件同时支持Android和iOS,目前的收费是每年每个用户60美元。 收购的细节并未被披露。   Via: 9to5google
    资讯
    2014年05月20日
  • 观点
    传甲骨文将收购Salesforce.com , 巩固云计算领域的地位。 近期业界一直有传言说甲骨文计划收购Salesforce.com公司,交易很可能在明年之内完成。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说法,但考虑到两家公司目前在IT市场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两个CEO之间微妙的关系,并购并非没有可能。 试想如果甲骨文最终收购Salesforce,那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Salesforce想要在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之外拓展疆土,而甲骨文则能够通过Salesforce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地位。 Gigaom的云计算分析师David Linthicum表示:“从目前来看,Salesforce逐渐显现出黔驴技穷的态势,毕竟在CRM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状态。” 两家公司的掌门人 “甲骨文的问题在于,他们想极力推广云计算战略,然而在外界看来,他们就是菜鸟玩家,”甲骨文前商务拓展总监Ahmed Limam说:“甲骨文迫切地想要进入云计算市场,但客户对他们并没有百分百的信任。” 两家公司的合并能够弥补上述的缺憾,同时能够解决一些外围的问题。 Salesforce的瓶颈 Salesforce在CRM市场已经占据领导地位很多年了,然而他们一直没有停止向其他IT领域进军的努力。Database.com就是一个例子,早在四年以前,Salesforce就宣布推出了关系型数据库云服务,并将其称为“世界首个针对云计算构建的企业级数据库”。分析师表示,这是Salesforce在试图挑战甲骨文的传统优势领域。 Salesforce的CEO Marc Benioff在新闻通稿上说:“我们看到云数据库成为快速增长的市场机会,它将驱动企业级应用向云、移动以及社交方向发展。” 然而仅仅两年半之后,Salesforce又宣布:将针对Oracle Linux、Exadata集成系统、Java,当然还要Oracle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在媒体发布会上,Benioff将甲骨文称为“全世界最好的数据库厂商”,只字不提Database.com 。 Salesforce自己也知道,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云CRM,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太多变化。 公司在今年三月提交的年度财务报告上这样写道:“我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CRM企业云计算应用服务的订阅,我们期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可以持续下去。”Salesforce还表示,包括Salesforce1 ExactTarget Marketing Cloud以及Salesforce1平台还是相对比较新的服务,对于这些服务能否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入还未可知。 毫无疑问,Salesforce在云计算市场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根据Gartner的统计,Salesforce在软件收入排行榜上已经挤进了前十的位置,而且已经连续好几年被福布斯评选为最具创新的公司。然而,Salesforce目前仍然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公司在过去三年中的亏损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 Linthicum认为,Salesforce持续推进垂直行业战略的做法正是其疲软的写照,同时也证明公司在企业级IT市场中遭遇了瓶颈,急需新的点子来扭转这一局面。 甲骨文的云计算 很少有人认为甲骨文在云计算市场算是一个巨头。Amazon WebService在基础架构即服务方面显然是No.1,根据Gartner的魔力象限报告,微软和Rackspace在IaaS上是主要竞争对手。而Salesforce在PaaS领域是领导者,其他厂商还包括来微软以及Google等。 甲骨文甚至没有入选Gartner的魔力象限报告,Linthicum直言甲骨文的云计算在目前为止可以说是相当糟糕。 毫无疑问,甲骨文正在向云计算巨头的方向努力。在公司最近的财务报告上,云一词也被提及多次:“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软件提供商,是企业硬件产品与服务的领导厂商,我们推行软件与硬件集成一体化并在云中实现的策略。针对云计算我们是核心技术的领导者,我们自身提供另云服务(OracleCloud),同时也向云计算厂商提供软件与硬件的支持。Oracle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以硬件系统为我们自身的云服务、为合作伙伴的云服务以及为客户的私有云环境提供另强大的支持。我们的客户可以通过订阅方式选择Oracle软件和硬件产品,或者采购Oracle产品来搭建自己的私有云以及内部IT环境。” 其他因素 如果甲骨文收购Salesforce,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可以说得通。首先,两家公司CEO的关系在逐渐缓和,还记得几年前,Larry Ellison取消了Benioff在OpenWorld上的演讲日程,同时将对方的产品称为假云。要知道,Benioff当初在甲骨文公司任职的时候是经常与Larry打交道的,而现在两家公司又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Benioff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我和Larry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他经常过来和我一起吃午饭。” Oracle独立用户组(IOUG)的前负责人MichaelCorey表示,Larry十分赏识Benioff的才华,估计也将Benioff视为潜在的继任者。Larry不可能一直自己掌管这么大的公司。 其次,甲骨文是一家十分善于收购的公司,刚开始他们只是一家做数据库软件的厂商,但通过收购他们已经打入了应用软件、中间件以及服务器硬件市场。一些大型等收购包括PeopleSoft、BEA、Sun微系统等,收购金额达到上百亿美元。而对于收购Salesforce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文章来源:人称T客】  
    观点
    2014年05月20日
  • 资讯
    微软引入SAP热门服务 只为狙击亚马逊云服务 [摘要]SAP与微软在云服务方面的合作算不上新颖,不过,双方之间的这一新协议将给微软带来多赢的局面。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腾讯科技配图)   微软与SAP周一宣布,双方业已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一合作关系将有利于微软的云服务,在令人垂涎的企业云计算市场更加有效地与亚马逊展开竞争。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SAP具有人气的企业应用将很快着陆微软的Azure云平台,其中包括SAP广受欢迎的财务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SAP的移动应用开发软件,以及新版超快速数据库SAP HANA等。   事实上,SAP已经与亚马逊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关系。在与亚马逊的合作中,也有多数应用投放在亚马逊的云平台之中,另外,SAP也与IBM的云服务有过类似的合作,不过,SAP没有与谷歌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   总体而言,SAP与微软在云服务方面的合作算不上新颖。而且,微软与SAP之间合作研发产品也已经有20年的历史。不过,双方之间的这一新协议将给微软带来多赢的局面,特别是在帮助微软对抗亚马逊方面,因为微软也在努力让SAP的应用更好地与微软云服务版本的Office、Office 365以及Windows Phone等软件进行协作。   从理论上讲,这就意味着,运行微软云平台中SAP软件的公司将能够获取各种精制的报告,这些报告有关于这些公司的行为等内容,这些报告只需通过点击几下鼠标即可发送到Windows手机、PC或平板电脑等设备。   这种合作将有助于微软和SAP与那些力图提供类似移动业务分析服务的新兴初创型云企业(包括刚刚融资1亿美元的Anaplan、以及Tidemark等,这两家公司都由SAP前高管经营)进行更好的竞争。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SAP应用将于今年6月开始登陆微软云平台Azure。微软方面声称,SAP应用与微软云服务版的Office及Office 365整合后的全新服务将于今年底供用户使用。(悦潼)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5月20日
  • 观点
    一览国内国外在线教育平台 摘要: 在线教育玩法五花八门,国内外在线教育大玩家们在各自平台搭建上都下了不少功夫,今天就来看看国内外在线教育平台玩家的发展模式。     国内在线教育平台 当下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可谓百花齐放,五花八门,但综合观察后可以发现,市场上的在线教育平台主要是线上学习型和线上线下混合型两种。而且不少这两种类型的平台已经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实力,为广大的在线学习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线上学习型: 线上学习型平台的主要用户是成人,以高学历人群和大城市白领为主,主要的互联网公司如网易、阿里、百度、腾讯等,由于技术和资源优势,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都与其他平台拉开了较大的差距,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争夺,巨头的互联网公司一定会占据重要位置。 NO.1网易云课堂 网易云课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平台建设上,都是业内领先的。其内容主要是高等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为主,拥有着全球的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丰富,深受国 内学霸们的喜爱。但网易对在线教育的贡献不仅在于领跑了高等教育的在线学习模式,还在于其对国外教育资源的引进,使得国内很多平台都能共享全球的教育资 源,学习者不仅可以免费得到很多教育资源,而且再也不用翻墙看视频了。遗憾的是网易云课堂至今尚未推出直播课堂和实时互动的服务。 NO.2淘宝同学 2013年7月,淘宝同学上线,依托阿里旺旺等工具,现在学习者们不仅能在淘宝同学上方便地购买各类教学视频,还能进行直播课程的学习和交流。而且相比其 他平台,淘宝同学上的视频总体上便宜很多。但是淘宝同学似乎难逃“淘宝范儿”,走上了电商的道路,视频和课程打包销售,五花八门,促销降价的活动也不少, 但在氛围和系统学习方面,多少还差点意思。 NO.3百度教育 百度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服务,一是课程搜索平台,依靠教育机构,搭建搜课平台,你想学的课程在百度教育上可以轻松搜索到,然后直接跳转到教育机构的课程页 面,把“百度一下”→“繁琐挑选”→“找到课程”的步骤。二是百度教育的“度学堂”,可以在百度教育页面直接购买教学视频并观看。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 2012年自建了营销专讲系列课程--百度营销大学,课程设置和内容都比较专业,但是由于行业专业性较强,推广力度似乎并不大。 NO.4沪江网 沪江网,专攻语言的老牌专业网站。如果你有过学习语言的经历,那么沪江网你一定绕不过去。除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可以免费下载外,沪江网还围绕语言学习开发了 沪江网校、移动课堂、口语练习、课程超市等一系列产品和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沪江网已经在语言学习上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和经验,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专 业全面的服务为国内很多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线上学习环境。 NO.5腾讯课堂 腾讯课堂是2014年4月刚刚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虽然时间尚短,甚至还没有开始正式推广,但已经累积了不少学员,其影响力和后劲不容小觑。在腾讯课堂 上,几十家教育机构用QQ实现了视频教学。腾讯课堂的首推版本就已经实现了课程直播、点播、交叉互动和学员管理的功能,这在其他平台上则需要一年或多年的 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腾讯课堂可以依靠腾讯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人员、技术和产品上产生联动效应,在之后的在线教育市场竞争中腾讯课堂必将占据主要位置。 线上线下混合型: 线上线下混合型主要用户以学生为主,特别在K12、考研考试等领域较纯线上的平台优势明显,服务质量和模式较成熟的产品和平台均以老牌的教辅机构为主,业 务专一而专业,有口碑,有实力,有保障。受限于教育体制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在K12和教辅行业的发展方 向。 NO.1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2014年推出在线教育平台“e学大”,与其他网校、视频点播、视频直播模式不同,e学大的在线学习系统主要是针对K12课程的学生、教师管理系 统,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和教师的在线题库、数据分析平台。学生的教育教学仍然依托其强大的线下教学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学大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和模式也 是广受好评的。 NO.2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在线主要是针对考研、语言、考试的视频辅导,在新东方在线平台上,学生可以完成课程交易、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资料丰富全面,课程系统有效,在考 研、语言考试和其他类考试培训上,新东方在线无疑是有口碑“质保”的。当然,打包销售的单课程高昂学费也成为了新东方在线的特征之一。 NO.3学而思网校 2009年学而思教育集团就推出了学而思网校,在小、初、高在线课外辅导上占据了行也内的领头地位。依靠丰富的线下教育资源和经验,学而思网校系统全面的涵盖了小、初、高的所有课程,学生可以在网校上购买课程,观看课程视频。 NO.4华图网校 华图网校的主要服务是公考培训,有公考培训需求的用户可以在华图网校试听和购买相关培训视频、课程和资料,也可以报名其面授课程。依托多年的线下培训经验和积累,华图网校在公考培训方面的专业性和行业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NO.5跨考网校 作为老牌的教辅机构,跨考网校与华图网校一样提供课程交易、视频观看和资料下载。但其业务范围则是考研,而且只做考研培训。课程分为春季、秋季、暑期、冲刺和名师几类,价格从1万元到6万余元不等,专业服务考研考生。(来源于eNet硅谷动力) 国外在线教育平台 就在中国的在线教育还在等待一个爆点的时候,国外的在线教育已经风风火火了许多年,涌现出了许多全球着名的平台和模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较成功的在线教育平台: NO.1 Coursera:世界顶尖大学课程全球共享 毫无疑问,coursera在全球在线教育平台中是独领风骚的。不仅因为它免费,而且因为它国际化最好,跨越语言和国家,与世界许多顶尖的大学都有合作。 在中国更是有绝对的优势,看coursera的视频不用翻墙,界面支持中文。另外网易和果壳同coursera都有官方的合作。部分Coursera课程 在授课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被颁发一张署名的证书。 NO2. Udacity:免费看视频,付费认证考试,为学生介绍工作 与其他平台偏重文科的内容不同,Udacity的课程主要以计算机类为主,集合了很多业界牛人的教程,视频源是Youtube.Udacity的课程虽然 是免费的,但是学生们可以在完成课程后接受付费认证考试,或者付费由Udacity介绍工作。 NO.3 edx:非营利开源MOOC平台 edx是2012年5月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建立,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开源式MOOC平台。edx的视频和课程资源虽然没有coursera那么 多,但是视频短小精悍,也颇受广大学习者的欢迎。2013年5月,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成为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另外,edx的视频源是 Youtube,中国的学习者们可能要翻墙才能看到视频。 NO.4可汗学院: 教育性非营利性组织 可汗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从数学,物理,化学,一直到理财人生都有涵盖。现在,可汗学院已经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 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 NO.5 The Minerva Project: 在线版哈佛大学 Minerva可以说是一所完全在互联网上的大学。Minerva自己设计的线上评估考试和完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申请机制。以不低于传统的常春藤大学入学 标准和录取率,在全世界的顶尖高中毕业生中招生。不提供新生入门课程,Minerva的学生在四年里的每个学期都会去到世界上一个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 采用4年学制。更棒的是,许多世界顶尖的盈利和非盈利机构都已经和Minerva建立了关系,等待Minerva的学生参与实习和工作。除了在校期间帮助 学生们找到最顶尖的实习,在你毕业以后,Minerva还会全力地成为你的公关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 NO.6 UniversityNow:包月学习更便宜 一旦你准备好了获取一个学士或硕士学位,只需使用 Facebook 或 Twitter 账号登陆UniversityNow,每月支付 199 美金,即可无限制地访问课程,同时你将获得包括电子课本、考试测验以及专家指导在内的全套服务。有专家可以单独辅导你的课内问题,并帮你规划更长远的职业 生涯。受限于美国国家远程教育和培训委员会的认可,目前 NCU 只有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后者即将开始招生)。 NO.7 lynda: 开放式付费网络视频公司 Lynda 1995年创立于美国加州南部的圣巴巴拉市。公司主要制作软件、商业、科技和创意技能等领域的教育视频。订阅者每月支付25美元即可获取上述所有内容。所 以,用户可能第一天观看一个关于Photoshop教学的视频片段,第二天学习关于Excel透视表的内容。 NO.8 Udemy: 人人都可以成为老师 Udemy是一个在线教和学的平台,网站主要提供教育或培训教程,内容涵盖生活方式、创业、科技、一般技术等等。Udemy鼓励会员利用该网站上免费的工 具和应用在线教和学。会员可以开设自己的在线课程,也可以搜索他人开设或上传的课程。这些视频有的免费,有的则是收费的,Udemy将教程销售收入的七成 分给制作者,自己留下三成。对于中国地区的学习者来说,Udemy拥有包括中文在内的9中语言支持,这一点可能至关重要。 NO.9 OpenupEd:欧盟的MOOC平台 OpenupEd其实是一个MOOC课程列表,提供了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 的大学的近170门课程。OpenupEd的课程建立在开课大学自己的网站上,其中大多数是自适应模式。课程按照学科和语言分类。不管你学的语言有多么生 僻,是阿拉伯语、波兰语、斯洛伐克语还是希伯来语,你都能在上面找到适合你的课程。许多课程还支持两三种语言。 NO.10 futurelearn: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MOOC FutuRelearn是一个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一个MOOC,发起人包括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和英国远程教育组织等在内,欲打造 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英国高等教育品牌。但是目前FutuRelearn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收费情况视课程而定,每个大学都可以自行制定收费模式,可能是证 书发放,或者为考试收费,或者订阅收费。 转自:芥末堆  
    观点
    2014年05月20日
  • 观点
    【独家】[招聘渠道] 新的招聘时代,HR们该如何选择? 本文观点均来源于网络渠道各人力资源从业者。   招聘,也许就是各位HR们最为头痛的事,从该帖中可以看到,各位HR为了招到适合公司的员工,也用过了大大小小各种招聘网站。从他们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目前的招聘不再只局限于去传统招聘会场,人才市场等寻找人才,大多都通过在线招聘网站等方式。而也就意味着,招聘的开始就要先与各大招聘平台商确定合同。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招聘网站是更适合的呢?HR纷纷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网友Lish5460说:“现在网站招聘效果还是不容乐观,年费却很贵,在有限的经费下,自己不知该如何选择。”随后,有同感的几位HR们纷纷发出了感慨和感想。   其中,各位HR对于选择何种类型的招聘网站,主要取决于招聘员工的工种、以及招聘网站后续的服务、效果、包括招聘网站负责人的销售员等,这些都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随后网友胡然也认为,会根据公司人才需求,选择适当的招聘网站。招聘基层普工考虑赶集、58这类型的网站;办公室岗位,需要一定经验、技术、学历等,中层岗位就选择智联、51等类型的网站;想高层的岗位的话,会选择猎头类型的网站,成本虽高,如果找到了非常合适的人了,就非常值了!   另外,网友解元也补充道:猎头不仅非常多,层次的差别也很大,要留心鉴别。而且现在猎头提供的服务是有不同的,也有便宜针对中级岗位的,并非不专业;不过非常高端的岗位基本只能靠猎头,候选人一般不公开简历。若邻网因为是试用的免费版,所以收到的简历质量相对较差。同时他也尝试用微信、微博平台,SNS社区,论坛等进行招聘。但是社交招聘的方式是要靠时间积累人气的,其实也不轻松。他吐槽道:“通常做招聘分析简历、打电话都来不及,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维护社交平台。” 招聘有的时候靠的是人脉。网友懒猫琪琪分享了他这方面的体会,他在招聘方面朋友通常都没招到人,但是如果维护好候选人,他会为你介绍候选人。他有位候选人虽然放弃了他们公司的工作,但是也推荐来了另外两位。 同时懒猫琪琪感慨道,虽然他招聘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现这个工作真的要靠积累,合作伙伴,候选人,都要做积累,不仅仅是为了招聘,还是为了给公司做宣传,以及为将来的招聘做储备。   除此之外,各位HR都还比较关心的是招聘网站后续的服务,网友spcchenyue 说道,各类网站的后续服务也很重要,如果只管销售,不管售后的网站,那出了问题或者想要咨询都找不到人的话,会适得其反。 而绝大多数HR认为,招聘要求的结果是很简单,就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没有效果的话,只会浪费成本。   斑竹透露,他除了上述这些要求,也会考虑招聘网站的销售员是否负责。他认为,对接,或者来谈合作的业务员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太过于高傲的话,会让他很不高兴,大家都是合作,没必要高高在上。对于一些态度傲慢的招聘网站的销售员,他首先就会选择PASS。   从各位HR们的吐糟,分享中可以看到,人力资源招聘这个环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一环。利用互联网招聘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利用网站招聘则需要经验的积累,吸取。HR们平时应多记录平时工作经验,和同行分享交换经验之外,还应该多参加一些人力资源科技方面的论坛,给自己充充电。   最后,网友55思密达认为,做好人才储备也应是作为HR的他们需要关注的方面之一。招聘不能等到公司缺人才进行,而是应提前做好人才库的建设,才能及时给公司补充新的血液。而人才的储备方面,55思密达主要依赖于社交媒体进行。   各位HR们,看了上述HR们分享,你还有些什么感想和经验呢?我们期待大家踊跃分享关于新的招聘时代,HR该如何选择招聘渠道的想法哦!     本文是总结各位人力资源行业从业者于中人网的中人社区上的一则热门帖《[招聘渠道] 新的招聘时代,HR们该如何选择? 》。   HRTECHCHINA实习编辑:於丹    
    观点
    2014年05月20日
  • 观点
    观点:企业级市场召唤一个“真正移动”的时代 编者按 : 彼得·瓦格纳(Peter Wagner)和马丁·吉尔斯(Martin Giles)都是风险投资公司Wing Venture Capital 的合伙人。   移动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显现出来的优势地位,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运行的企业级应用不能充分发挥这一革命性转型的作用。甚至标榜自己是“移动为先”的某些服务,往往也不能推出新奇的功能来提高生产力和利润。   现在,企业级应用市场的规模达到 1000 亿美元,要想主导这个市场,就必须是做到“真正的移动”(authentically mobile),即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移动生态系统的特有属性的话,各项服务将难以完成,甚至不可能完成。   名副其实的真正移动企业级应用数量还很少。但是,一些从事客户关系管理业务的公司(如 Clari 和 Base CRM)和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创业公司(如 Yoi),他们的服务体现出了移动真实性的一些特点,这预示着移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对于传统因循守旧的应用,“移动为先”的应用(优先使用移动应用而不是事后再用)必定是一大进步,因为传统方式只是在移动平台上简单模拟台式机的功能。“移动为先”的服务则提供更加优雅和更加直观的用户界面,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一些的独有功能。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轻便的用户输入设备来储存数据,可以对内容和操作方式进行超个性化的设置,同时这些服务的使用时间随意,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但是,“移动为先”的服务主要还是优化现在的工作流程,以适应已有的新平台,而没有开创全新的功能。这是要达到真正移动应用(它们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前所要经历的一个中间阶段。下面的表格概述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谓真正的移动应用,就是说,没有移动设备,工作流程将很难进行。与“移动为先”的服务不同,它们更加注重搜集和分析促进创新体验的数据。若要设计出真正的移动应用,光是专注于移动的创业公司孵化器的纸上谈兵还远远不够,因为企业流程和相应的数据超出了移动获得主导权之前的那个时代的范围。   很多工作人员的手机上都安装了消费类应用,这是真正的移动。例如,Uber 就利用了移动的“及时性”特点,并辅以 GPS 技术来追踪人们的位置。如果在台式机上来运行 Uber 之类的应用,简直是太荒谬了——这种模式可以用来判断一种企业级应用是不是真正具有移动的特点。   一些打入企业市场的消费类应用声称自己实现了真正的移动,至少是部分实现了。例如,Dropbox 吸引用户的地方在于移动用户必备的同步属性。但是,它在台式机上使用的效果也很好,因此这就不是真正的移动了。然而,当 Dropbox 用在其他设备上时,它的重要性就大大显现出来了——Dropbox 的数百万用户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还有一些真正的移动消费类应用会以全新的方式来改善劳动力。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可以为“真正的移动”主导的市场提供个性化产品。估值极有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将是面向知识性人才的。相对于那些面向商店、工厂和医院的工作人员的“低等”应用来说,这些“高等”应用的收费更高,市场空间更广。   “真正的移动”趋势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 Slack(以团队沟通协作为基础的移动办公平台)却自我标榜为“原生的移动”,此举说明这一领域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就像 Dropbox 一样,Slack 既能在移动设备上运用,也能在台式机上运用,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符合“真正的移动”的标准。但是,它的一些核心功能,如“一体化”的高度集成、多样的数据来源和记录系统,只有在移动环境下才能发挥出特殊的作用。Slack 最多不过就是一个多平台交叉应用,越来越接近“真正的移动”。   一般来说,商业通讯就是在多个应用之间交叉进行。Blue Jeans Network(一家获得 Wing Venture Capital 投资的创业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种服务,使员工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参加多点式、跨平台的视频会议,并可以彼此之间分享视频画面。展望未来,开发商们可能会开发出真正的移动应用,那时,工作人员就可以轻松地把手机上的视频会议画面传输到会议室或台式机上了。   客户关系管理(CRM)也为“真正的移动”大发展做好了准备。Clari 可以通过手机向销售部门主管发送提醒,确保他们在会面前具有客户或潜在客户的最新信息。它还能提醒他们在外奔走时随时更新交易状态,以便可以快速捕捉和分享数据。Base CRM 则包括一项地理位置功能,可以绘制出用户的联系人地图,提供到达那里的一键式导航。   除了这些至少部分体现了移动真实性的应用开发早期例证,整个客户体验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覆盖售前和售后互动两个方面——将成为那些在企业员工和客户之间打造实时、动态联系的产品的沃土。   另一批真正的移动解决方案将出现在 HR(人力资源)领域,它们正在从相互孤立的《呆伯特》(Dilber)式卡通片,转变为一个数据驱动的整体,与重要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新兴的“人力分析”领域(追踪员工互动等事情)看起来特别具有发展前景。   Yoi 已开始着手改善员工管理的成功率,向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他们在外出活动及在办公室时所需要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Yoi 还可以实时捕捉和量化员工的数据,并反馈给部门主管,令其迅速介入,解决员工遭遇的烦恼,或是加速员工学习过程。   Yoi 就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例证,证明移动应用可以与数据和云端的力量相结合,用于深入揭示一个原本相当晦涩的过程,提高员工留存率。   其他对真正的移动企业级应用做好准备的领域还包括,支付、旅游管理和数字安全。正如我们在之前指出的,有些真正的移动消费类应用将会进入企业级市场,解决一些公司的实际需要。但创业者们也面临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机遇,为企业及其客户和员工从零开始开发新产品。在新兴的真正移动应用商店内,大量闲置货架正等待新产品的到来。   Mobile First, But What’s Next? Editor’s note: Peter Wagner and Martin Giles are partners at Wing Venture Capital.   The ascendance of mobile devices,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is hav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ives of workers. Yet many of the business applications that run on their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still fail miserably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revolutionary shift. Even services that tout themselves as “mobile first” often fall short of delivering novel functionality that boosts productivity and profit.   The offerings that will come to dominate the emerging $100 billion market for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will be those that are “authentically mobile,” a term we use to describe services that would be extremely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achieve without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the mobile ecosystem.   Truly authentic mobile business applications are still pretty rare. But services from firms such as Clari and Base CRM in 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from startups such as Yoi in human resources, have elements of mobile authenticity that make them harbingers of what is to come.   Mobile-first applications, which treat mobile use cases as the priority rather than the afterthought, are certainly an improvement over traditional, “pave-the-goat-paths” ones, which simply mimic desktop functionality on mobile platforms. Mobile-first services have more elegant and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s, and they take greater advantage of some of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These include the ability to gather data via sensors and lightweight user inputs, frequent, in-the-moment, “bite size” usage, and hyper-personalization of content and operation.   But mobile-first services still focus on optimizing existing workflows for the new platform in town rather than creating new-to-the-world functionality. They are an intermediate evolutionary stage on the road toward authentically mobile applications, which are true game-changers. The following table summarizes what makes these so powerful.   Authentically mobile applications address workflows that have been frustratingly elusive in the absence of mobile devices. Unlike mobile-first ones, they also place much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which fuel the innovative experiences they deliver. Conceiving them requires far more than just a “mobile for X” startup incubator whiteboard exercise because the business process and data being tapped were simply out of bounds in the pre-mobile world.   Many workers already have consumer applications on their phones that are authentically mobile. Uber, for instanc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in-the-moment” property of mobile and leverages GPS to track people’s location. It would be ridiculous to think of developing an app such as Uber for the desktop — an acid test that we can usefully pose when assessing whether a business application is authentically mobile.   Some consumer applications with at least a partial claim to mobile authenticity have already crossed over into business markets. An example is Dropbox, whose appeal is grounded in the mobile must-have property of synchronization. It’s pretty useful on the desktop, so it fails the strict acid test for mobile authenticity. Nevertheless, its value soars when it touches other devices — something that is obvious to its millions of users. Other authentically mobile consumer apps will empower workforces in novel ways. But there is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for startups to create products specifically for the corporate market with mobile authenticity at their core. The ones most likely to become multi-billion-dollar businesses will be those designed for knowledge workers. Such “carpeted floor” applications can charge higher prices and target larger markets than “linoleum floor” ones aimed at folk in warehouses, factories and hospitals.   It is still early days here, but the popularity of Slack, a workforce-collaboration tool that bills itself as “mobile native,” hints at the opportunity waiting to be tapped. Like Dropbox, Slack is a powerful tool on desktops as well as mobile, so it doesn’t pass our strict acid test. But some of its core properties, such as its “all-in-one place” hyper-integration with varied data sources and systems of record, a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It can best be characterized as a multi-platform crossover application with an increasingly strong claim to mobile authenticity.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in general is a place where more crossover applications will emerge. Blue Jeans Network (a Wing portfolio company) already offers a service t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employees to conduct multi-point, cross-platform videoconferences and collaborative screen shares from their mobile devices. Looking ahead, vendors may develop authentically mobile applications that make it simple for workers to, say, transfer a video session easily from a phone screen to a conference room or a desktop.   CRM is also ripe for greater mobile authenticity. Clari can send alerts to sales executives via mobile phones to ensure they have the most recent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customer or a prospect before meetings. It can also prompt them to update the status of their deals on the go so that the data is captured and shared promptly. Base CRM includes geolocation functionality that maps users’ leads and contacts, and offers one-touch driving directions to get to them.   Beyond these very early examples that have at least a partial claim to mobile authenticity, the entire universe of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spanning both pre- and post-sales interactions, will be fertile ground for products that create vibrant, real-time tethers between a company’s employees and its clients.   Another cluster of authentically mobile solutions will appear in HR, which is being transformed from the disconnected, anecdotal adjunct of various Dilbert cartoons into a data-driven discipline that is tightly integrated with critical business processes. The fledgling field of “people analytics,” which measures things such as employee engagement, looks especially promising.   Yoi sets out to improve success rates in employee onboarding by providing new hires with information they need while on the move, as well as when they are at their desks. Importantly, the application also captures and quantifies data from employees in real time, feeding it back to managers who can step in swiftly to address any pain points or to speed up a learning process.   Yoi i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of how a mobile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ower of data and the cloud can be used to shed more light on a rather opaque process and to improve employee-retention rates.   Other domains ripe for authentically mobile business applications range from payments to travel management and cybersecurity. As we noted earlier, some authentically mobile consumer apps will migrate into the business arena to address companies’ needs. But there is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here for entrepreneurs to create new offerings designed from the ground up for companies, their customers and their workers. Plenty of shelf space is waiting to be filled in the emerging, authentically mobile application store.   来源:techcrunch.com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观点
    2015年05月20日
  • 观点
    以IT培训起家的达内科技,如今半壁江山是非IT培训的其他职业教育了 昨天,达内科技公布截止至2015年3月31日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达内科技第一季度尽管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8%,达到2820万美元,但是公司整体净亏损为25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整体的净利润为100万美元。另外,如果不计入股权奖励的支出,达内科技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360万美元。 面对这样的营收情况,达内科技CEO韩少云强调了第一季度达内入学人数和校区的增长: 达内科技的校区从去年年底的97个增长到122个。 达内科技第一季度学生注册总数为15167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8.1%;   而这是达内上市之后学生人数最大规模的一次增长。而这背后源于达内科技去年开始对于自身业务的调整,从单一的IT培训逐步拓展品类,囊括了包括进行了调整,从原有专注IT培训,逐步拓展到数字艺术、网上销售、市场营销和会计等领域,而这四个领域已经占据了2015年第一季度招生人数的44%,其中会计学科则位列招生人数第三名,紧随在Java和数字艺术之后。   另外,财报中还提到了达内在2015年3月份上线的在线教育平台,TMOOC.CN,目前有2.6万的注册用户,并且提供了400多门课4000个小时的在线视频。韩少云强调在线教育平台将会给达内带来更为广泛的客户群,推动达内未来的增长。   来源:36氪  作者:荔闽
    观点
    2015年05月20日
  • 硅谷
    一毕业就失业?想打破这个怪圈的 Knod 获 620万美元融资 // Knod是一家base在美国盐湖城的教育科技公司,它希望做到的事情是:与教育机构和雇主公司合作,弥补大学教育(Education)和雇佣机会(Employment) 之间的巨大鸿沟,打造以就业为明确目标的学位教育。  Knod 和大学及企业合作,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基于公司项目的、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学,结业后提供本科或MBA 的学位证书,目前授予的学位包括信息技术学士、国际商务学士、商务管理MBA等,学费在1万美元左右,与美国大学动辄三、五万美元一年的学费相比,Knod 打的显然是价廉物美的招牌。   2014年以来,已经有38名肯尼亚学生从 Knod 与一所马来西亚大学合作的项目中毕业。从2015-2016学年开始,Knod 会和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所函授大学———安德鲁杰克森大学(New Charter University)——合作,推出学费在13000美元以下的商务学士学位。   Knod 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运用了科技产品以增强教学效果。举例来说,系统会根据每个学员的偏好为他们分配项目,做到个性化教学;在做项目时,学员会结成小组,为一个真实的公司工作,合作公司还会为小组配备一名项目经理进行指导,而这一切都会在 Knod 开发的在线协作平台上完成。   Knod 刚刚宣布,公司已经获得来自Epic Ventures, Impact Investment Leaders 等机构的 620万美元融资。接下来,Knod 将寻求与英国的德比大学、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学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小天
    硅谷
    2015年05月20日
  • 硅谷
    Jason Stirman:打造没有管理者的创业公司 注:Jason Stirman也可以说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卸任twitter CEO之后,他重新投入创业,打造了Medium,试图再次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他说:“传统管理方式不适合我。”他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在Twitter的经历虽然教会了他许多,但同时他也深感疲惫。而Medium是一个新的团队,对Stirman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一个没有经理的公司你敢想象吗?   Ev Williams初次在Twitter工作后,他找到了住在德克萨斯州的Jason Stirman。“你该出来活动活动了,”Williams对他说,“Twitter大有前途,你一定要加入我们!”但是Stirman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人。“我告诉Williams,‘你要我离开这个舒服的地方就为了一个只能写140字的短文然后点击发送就完事的东西吗?’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切实际。”Stirman描述当时的谈话说道,“然后Williams说了一番话,令我此生难忘。Ev正视着我的眼睛,充满信心地告诉我‘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势将改变整个世界的交流方式。’当时我在心里想,‘哇好小子,我佩服你的勇气和信心,但这事我还是觉得不靠谱。’”虽然Stirman最后没有答应Williams的邀请,但他也承认就在拒绝Williams的那一刹那,他内心已经后悔了。18个月之后,当Twitter发展到50多名员工时,Stirman加入了Twitter。   第二次,Stirman学聪明了,当他看到跟着Williams创业的机会再次出现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在Twitter工作了几年之后,慢慢地他发现原来的创业团队悄然不见了,Williams带着一帮人又开始忙碌创立新的公司,Obvious Corporation,试图实现一个新的创新突破。“于是,我辞掉了Twitter的工作,加入这群人中间,我充满期待地问道,‘好吧,伙计们,这一次我们又要干什么大事情了?’Ev看着我,然后他说,‘呃,我也不太确定,大概是重建互联网?’”虽然Stirman当时不确切明白Williams的意思,但是听上去很有意思。然后,他们一起弄出了Medium,一个誓要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内容发布平台——是的,你没看错,又一次改变。   Medium不仅仅试图改变了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方式,它也改革了公司的运营方式。作为Holacracy理论(猎云网注:全体共治,一种全新的企业结构理论)最严格、最忠实的实践者,Medium公司尝试了一种彻底摒除管理的工作环境,所有人只需要专注于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公司所呈现出来的空前未有的自由氛围、蓬勃朝气和高效的生产力,Stirman在震惊之余更是惊喜万分。但是,公司也并不是方方面面都需要采用Holacracy式的结构来收获盈利。至少在Twitter的这几年工作经历让Stirman学会不少管理及处事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Stirman的经验分享。   “我不赞同传统的管理模式。”   Stirman在Twitter有过两年时间的团队管理经验。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无论他怎么努力,他总能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不断地在上司与同事这两种身份之间切换,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为此,他读过各种管理类的书籍,也把其中的箴言教训牢记于心。比如,和下属保持距离,不该知道的事绝不告诉任何无关的人员,要求他们时刻认清任务中的困难,平等奖励等等。太多太多的规矩,Stirman甚是反感。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员工既是资源——就好比如何将员工的价值最大化。”Stirman说道,“但是在我的理解中,资源就是天然气或者煤炭这一类的东西。用这种认知方式去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人,这是与人性相悖的。”   因为对传统的管理方式感到失望,所以Stirman决定跳出常规,换一种方式管理他的团队。他开始单独找团队成员交流,谈谈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而非他们的工作和效率。“当你和你的某个下属面对面坐着时,问一句‘最近过得怎么样?’远比‘是什么影响了你最近的工作状态?’更容易打破僵局拉近俩人的距离。”Stirman表示。   “一旦有问题出现,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出现问题的人。这么以来,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我不得不说,这就像绝地武士的控心术一样神奇。”   接着,他开始利用与员工共进午餐,或者一起喝咖啡、一起开怀畅饮等机会,趁机聊一聊他们的近况。比如妻子的工作有着落了吗?家里的房子装修好了没有?等等。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员工工作时的状态。Stirman解释道,但是一旦你开口问了,他们便会如释负重。   这种人性化的管理逐渐地发挥起作用,甚至超出了预期。“我有次听说我的团队中有人跟另外团队的某个员工关系不和从而导致了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互相看不顺眼对方。我想,如果我能让他们俩一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工作以外的事情,他们的关系会不会得到改善呢?于是我找来了他们俩,一开始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接着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些共同点,最后他们已经开始共同讨论怎样解决团队中的问题了。曾经差点让我彻底难眠的问题,竟然在日常的聊天交流中如此顺利地解决了。我忍不住想,我了个去,这招够牛B的!”   传统管理要点之一:保护你的团队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Stirman发觉这根本行不通。“我承认,传统管理学和我的所有导师都告诫我应该把我的团队与外界隔离起来,这样有助于他们专心工作,提高效率,乃至保持身心愉快。”他说道,“真是这样吗?可为什么我发现他们反而变得愤怒,变得困惑,变得迟钝了呢?所以,我尽量让他们知道得更多,当他们知道的越多,他们反而更有干劲了。”   小有成就之后,Stirman打算再尝试一下其他的管理理论。“没人真的尝试过这些更好的管理方法,传统的方式太过依赖于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他说道,“但在我内心深处我仍是一名工程师。我会试着以工程师的眼光来看待管理,就像分桶测试(A/B test),采用尽可能多的数据和结果来辅助决策。”在尝试新的管理方法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了《Your Brain at Work》一书,通过此书,Stirman了解到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SCARF。   SCARF代表了地位(status)、确定性(certainty)、自主性(autonomy)、关联性(relatedness)和公平(fairness),是由这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组合而成。“一般来讲,倘若人们受到这五个因素之一的激励,他就会对整个团队表现出忠诚。”Stirman解释道,“作为一个管理者,你需要弄明白每个员工的激励因素是什么,然后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措施。很多管理者认为,‘我们应该一碗水端平地奖励每个人因为大家都很努力’,但是这并不能有效地激励到每一个个体。”SCARF的具体假设如下:   “所以,事实就是,有的人非常关心其他人,有的人则对自己之外的人和事完全不放在心上,”Stirman继续解释道,“只要我清楚地了解我的团队中每个人的需求和特点后,我就能轻而易举地各个击破。所有的小问题和个性冲突都会自然而然地从我的团队中消失不见。”   Stirman一直希望打破等级,用合作的智慧来管理团队,这样的理念为他加入Medium铺平了道路。在Medium的团队中,明确的交流、激励还有责任是保证整个团队不断前进的隐形因素。   从零开始实现“全体共治”   Medium自一年前开始采用Holacracy理论模型的管理方法。“我只能说,全体共治,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见到的最好的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Stirman对Holacracy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表现出的极简主义和逻辑性让Stirman尤其着迷。“这就好比是一个为你的公司而设计的一个操作系统,让工程师出身的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系统。事实上,Holacracy管理模式刚发布了4.0版本的组织架构。因此我们公司也是紧随其后——管理模式会像iOS系统一样更新迭代。” ·没有管理人员,自主最大化 ·有机扩展,当某项工作越来越繁重时,招人 ·解决压力。发现员工正在面对的问题,写下来,有条不紊地逐一解决 ·明确每一件事——从各部门的休假制度到决策制定 ·分配决策权,避免从众 ·杜绝一切影响员工工作状态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们的组织结构完全始终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而展开,”Stirman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人员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有的只是工作群之间的上下层关系。”举个例子,阅读与发现(RAD)工作群的人员主要负责网站的阅读体验,他们隶属于产品研发群,后者又从属于创新与反馈群——一个专门负责内容创建过程的工作群。在这样一个嵌套的环节里,产品研发群可以迅速获悉其子群的反馈结果,从而引导产品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各个工作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同时他们的任务又与衔接群的任务目标息息相关,最后共同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何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前进方向。   “Twitter的发展目标改变过几次,从设计一款出色的产品到产品宣传再到使之成为公司的一项稳定业务,甚至也有可能改变世界,”Stirman说道,“在这样的快节奏下,我最终感到自己的工作与高层管理的发展理念越走越远,我的团队成员亦有此体会——我们真的跟不上领导们的思维步伐。”   要解决这种困境,不能只把焦点放在员工身上,而是得关注员工在公司分担的角色任务。每一个工作群都有一名“带头联系人(Lead Link)”,由他来决定这个群的职责与工作任务。话对这么说,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只要个人能力许可,他可以同时胜任多个角色的任务。比如Stirman他自己既是“人事操作(People Operations)”的带头人,也是“内容管理者(Word Master,就是在遇到文章标点符号或者大小写等文字问题时做最后决定的人)”。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   像这样的以角色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创意与战略的多样化,也严格地控制了即将上线的产品。比如,“产品战略”这一职能角色,其职责是决定产品的功能特性,目前由Ev Williams一个人担任。但是,在类似RAD这样的团队里,决定创意的实施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当某个角色的任务过于繁重时,我们可以发展出一个拥有多个人员的特定工作群来共同分担任务。“在传统的公司里,组织架构几乎不以工作内容的改变而改变。”Stirman说道,“许多公司都是这样,他们习惯把新的工作模式硬塞到现有的组织架构中,结果却搞得一团糟。”   强调自然发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分散权利。在Holacracy体系中,个体在没有管理者监督的情况下独自运作,根本在于几乎每个人在其特定的领域有相应的决策权。因此当所有事情都尽可能地明确详细之后,大家自然会清楚谁有权利做哪件事。“把权利分散到多数人的手中带来的好处就是集思广益,共同决策,促进公司不断发展,”Stirman强调说,“这种架构方式可以让公司更快速地发展,积极尝试新事物和及时做出调整。你不必再为了做一件事情浪费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苦苦等待高层管理者的签字,就像Holacracy理论中所述,‘我们要聘请最优秀的人才,然后相信他们,让他们替我们做决策。’每时每刻,人们都在做决定,他们控制着公司的某一部分,然后执行这些决定。也许有人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整体优势远远大于其潜在危险。即使真的出现错误,在这种方式的运作下你依然可以迅速地回到正轨。”   在会议中制造一些“问题”也可以促使人们快速地做出决策。Stirman对此的定义十分广泛,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介于‘是什么’和‘可以成为什么’之间的任何区别”。照这个说法,‘问题’可以是消极因素(例如,我没有时间做这个项目或者我的椅子坐着非常不舒服等等),也可以是积极因素(例如,我对未来有一个设想……)。在问题讨论会上,所有提出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每个与会者可以选择分享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放弃。于是,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或者看到机会时都会有机会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Holacracy管理理念和传统管理理念之间的差异在于,当下层员工和上层领导坐在一起讨论时,每次都是上层领导在讨论他们的问题,然后要求下层员工解决这些问题,”Stirman耸了耸肩继续说道,“没人会在乎一个小职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会在乎他的想法和建议。但是他们却要日日夜夜地解决别人的麻烦,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解决的意义何在。”   在我们上述提到的问题讨论会议中,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会列出一个清单,其中包罗了人们提到的所有问题,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尽力解决问题。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解决重要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出下一步的正确解决方案。“如果我提出有一个键应该是绿色的而不是红色的,那么在传统的会议上这个问题可以被讨论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直到有一个明确的结果,”Stirman说道,“但是在我们的问题讨论会上,我们得出的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找个时间由我来单独跟我们的视觉设计师讨论这个问题。”   对于Stirman来说,早在他了解到Holacracy理论之前,他就知道如何发现问题,但是却总是难以解决。“一旦你察觉到问题所在,你就会开始寝食难安。而现在,只要发现任何问题,我都会马上写下来。如果我不能独自解决,那么我就把问题带到下一次的问题讨论会上交给我的同事们一起解决。多亏了这些会议的帮助,你总是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怎么对待Holacratic?   和传统的管理框架相比,Holacracy模型有许多可取之处,Stirman强调。他自己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当我回想在Twitter担任经理的时候,我始终感到惶惶不安。可是我的团队其实根本不存在那么多问题,”他说道,“然而,我的上司依然在他管理的团队之间忙碌不已。没人有那闲工夫和精力来解决我的问题。而现在,在Holacracy管理模型的指导下,显然人们变得更加快乐了,他们能够感到自己被倾听,能够感到自己和整个公司之间的联系。”   现在, 是不是对Holacracy理论有点心动了呢?如果你想在已有的公司架构之上引入Holacracy管理模型的精髓,那么一定不要错过Stirman给出的重要建议:   Stirman在Twitter工作时用心倾听下属的个人情感和日常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这无疑为释放压力创造了一个可靠空间。实际上,Stirman一直希望自己的这种更加人性化的减压方式可以得到认可和推广,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如何解决这些压力而不是任由负面情绪影响工作状态。   Holacracy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压力,在会议上或者会议之外解决问题。考虑到公司内部大大小小的会议不断(有时候会议多得离谱),这个建议变得尤为重要。问题讨论会议的意义正是在于解决在其他会议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会议上,人们只需要提出自己无法解决,需要别人帮助的问题。   建立共同的责任感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团结紧密的工作氛围。除了在报告中说明公司的运营现状,Stirman还希望可以在他自己的任务清单中也列入团队成员的任务和关心事项。这不仅是对他人的负责,同时也能减少他们被管理的压力。“在Twitter,人们有一种共识,那就是我的工作报告只需要完成对团队工作的监督,而我只需要对我的上级负责。但其实仅仅这些内容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大多数时候,你明白你的领导掌握着你的职位和工资的生杀大权。但是我希望我可以坐下来和我的手下这样谈话,“来吧伙计,让我告诉你在Twitter当一个经理有哪些职责。这份清单上面罗列了我所有的决策权。我非常希望我可以打破权利阶梯,成为一个更加合格的领导者。”   与此同时,在你的报告中写上你自己的问题,期待别人是否可以帮你一起解决也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主意。“在Twitter的时候,我总是肩负着团队的所有问题,我像所有的管理者一样,”Stirman继续说道,“我是多么地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包括我自己的。我也希望我可以和他们多交流,多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然后全部解决,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到最后我甚至不敢再用‘我不知道’这四个字去回答他们的问题,但是看看我的团队,他们是那么的出色,那么的有才华,敢于挑战任何难题。撇开工作不谈,他们随时随地都愿意为你提供自己的帮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展现自己的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到最后,作为他们的管理者,我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因为我从不回避任何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用Holacracy的理念来招聘   鉴于每一个Holacracy体系中的员工都有部分的决策权,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招聘流程一定很独特,或者至少会相对复杂一点。但是Stirman则表示完全没必要弄得这么麻烦——即使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公司也可以采用Holacracy的方式来招聘新员工。   “在面试的时候,你很容易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会主动解决问题或者承担项目——还是说他们更适合被动式的分配任务。这两种类型的员工都挺好,大多数要么属于前者一类,要么属于后者,”Stirman说,“所以,我一般会问,‘请描述一个让你感到十分兴奋的项目。’主动型的人会从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开始讲到他们最后怎么解决。另外一类人则会说,‘我的经理有一次问我,能不能做一个……?’答案立刻见分晓。不过在我们这种类型的团队里,我们更欢迎主动型的人才。”   千万不要低估文化适应在招聘中的作用。这是Stirman一直特别强调的一点,尤其是你准备进一步朝着Holacracy理念深处发展。“你得确保你招聘的人跟你很合得来,”Stirman说道,“很多人都喜欢招聘高能力的员工,但往往很难融入到你的企业文化中。在我看来,这是最失败的一种招聘——比招一个能力平平的人还要糟糕。你对他们的能力很满意,他们渐渐地会掌握权力,聚集影响力,深入到你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各个方面。接着,当所有的蜜月期过去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开始浮现了。”   不足之处?   “理论上来讲,Holacracy体系的规模应该比传统的组织结构更容易扩展,原因在于Holacracy体系中的工作群可以根据公司的工作内容随时调整。”话虽这么说,但Stirman也表示一切还未得到实践,因为目前Medium仍只有40名员工。   在实际操作中,Medium的团队已然发现了这个体系中存在的部分不足之处:缺乏有效的奖励和反馈机制。“通常给员工工作的反馈、指导以及分配工作内容,这些都是经理的职责,并且所有这些事情对于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当你卖力工作时,你需要得到认可和激励。”Stirman说道。   即便如此,Medium的创业团队依然决定采用Holacracy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些新的角色,主要负责定期给其他人提供工作反馈,”他接着解释道,“看上去我们正在打破与传统管理之间的界限,但其实这些新的角色并不关心人们的工作,它更像是一种指导关系,而非管理关系。”   我们把这些角色命名为“领域领袖(Domain Leads)”,由各个工作群中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比如设计师和工程师等等。除了指导工作之外,他们也会分担大部分的人事招聘工作。他们的工作与决定工作群任务的“带头联系人”的工作紧密联系,共同评估员工的绩效。“领域领袖只对人负责,而不对工作负责,”Stirman强调,“我们正在尝试这种新的管理方法。”   为了更完美地实施这一新举措,Medium团队还引入了“击掌表扬机制(High Five Machine)”——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留言板,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写下对同事的赞赏,然后分享给所有小组成员。这是在Holacracy理论基础上的创新,是实践过程中的灵活调整。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对于目前的探索我感到十分满意,”Stirman最后说道,“未来是个未知数,但是当我听到各种教条,或者任何的管理法则时,我只想说‘无聊’。我们也许在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也正是敢于打破常规才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到更多的新事物。”   Source:firstround  (编译:小白)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5月20日
  • 产品
    BoCloud博云与TalkingData联合推出DataCruiser大数据云平台 BoCloud 博云与 TalkingData 在北京联合发布 DataCruiser 大数据云平台。   该平台融合了BoCloud云架构与 TalkingData 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提供应用容器和大数据计算相关的组件仓库和便捷的操作模式,意在提高 IT 系统的效率,降低企业在部署数据分析平台的综合成本。主要定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企业。   因为像是银行,电力,运营商,物流公司等行业用户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都在寻求方法去利用。然而大数据处理平台配置和部署的繁琐,以及组件相互依赖关系复杂,针对这个问题, DataCruiser 侧重做高弹性。   TalkingData 的大数据处理框架集成到BoCloud 博云的 PaaS 平台上,包含了 HDFS 文件存储系统、Yarn 资源管理和 Zookeeper 协作处理、Kafka 数据分发、Strom 实时处理和 MapReduce 离线批处理部分,并提供用户业务定制容器、TalkingData 管理容器和第三方开源中间件容器,为客户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大数据 PaaS 平台,实现平台与应用的分离,从而使得大数据开发人员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算法和应用的开发中去。   据悉,该平台可以将部署时间降低为原来的数十分之一;并且,提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并发应对能力,使金融大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弹性云至少提升 10 倍。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7174.html
    产品
    2016年05月20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