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为企业提供单点登录的公司Bitium获650万美元A轮融资 SaaS (软件即服务),包括企业所使用的协同工具、CRM、会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市场营销工具等,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购买的 SaaS 也越来越多,由此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不同的平台的身份认证过程不同,新加入员工如何接入企业现有的系统等。云应用管理平台Bitium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在 Bitium 平台上,企业可以实现单点登录,通过一个帐号接入各个 SaaS 系统内,而每个使用的员工并不需要知道原帐号的密码。在 Bitium支持的1500多个应用中,既包括 Google Apps,Salesforce.com 这样的大公司产品,也包括许多不知名的软件。 据 Recode 介绍,在这个领域,市场上已经有一批有力的竞争者,比如通过 4 轮融资已经获得了 8000 万美元的Okta;今年正在筹划 IPO 的Ping Identity。尽管如此,Bitium 仍有有着独特的优势支持者它不断地发展。 首先,Bitium 支持企业无限添加用户数,企业可以很便捷地添加 SaaS 使用者,从 CEO 到实习生,甚至是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同时,企业也可以取消离职员工的权限而不用改变所有帐号密码,从而有效的规避了风险。此外,Bitium 还为企业提供了分析系统,管理者可以查看企业各个 SaaS 的使用报表,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 Bitium 近日获得由 Polaris Partners 领投的 650 万美元 A 轮融资,加上其此前获得的 240 万美元的种子轮,总融资额达 890 万美元。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recode.net, pando.com]
    硅谷
    2014年02月28日
  • 硅谷
    招聘网站Monster收购两家招聘服务商TalentBin、Gozaik 专业招聘网站Monster今天宣布,已经收购了两家招聘网站:TalentBin、Gozaik,不过未透露具体金额。 其中TalentBin(www.talentbin.com/)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人才搜索引擎”及招聘工具服务商,通过对Facebook、Twitter、Quora等网络平台聚合人才数据,并从中筛选出潜在的职位候选人,此前曾获得320万美元投资; Gozaik(www.gozaik.com/)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帮助企业招聘人员在社交网络上精准投放招聘广告的工具。 (来源:it桔子) 小编评述:在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招聘领域的机会很多,会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网站和工具帮助雇主和求职者消除信息的鸿沟!机会多多!有想法的可以跳进来了!
    硅谷
    2014年02月27日
  • 硅谷
    热点关注:基于云端的薪资管理服务商ZenPayroll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 ZenPayroll是一家基于云端的薪资管理服务商,公司刚刚获得一轮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ZenPayroll 打算利用这轮融资来开发更多的功能、拓展业务和扩充员工规模。此前,ZenPayroll 已经获得过一轮 610 万美元的种子投资。 ZenPayroll 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包括科技初创公司、花店、面包店、宾馆、牙医诊所等。它的亮点在于能够为用户提供简单快捷的薪资管理服务。用户只需 10 分钟时间便可在 ZenPayroll 上完成注册并使用。而包括 ADP 和 Intuit 在内的这个领域的巨头的使用技术门槛则非常高,需要专门的培训才行。在 ZenPayroll 上注册后,用户可以自动设定工资管理时间表。ZenPayroll 会快速计算薪资、添加津贴和奖金,并自动计算、支付用户所在州和联邦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提交电子申报表。最后,ZenPayroll 还可以生成明细的支出和交易报告。 ZenPayroll 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使用 ZenPayroll 服务的公司首先需要支付 25 美元,前 10 位员工每位员工每月再支付 4 美元,多于 10 位的部分,每位员工每月再支付 2 美元。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有 8 个人,那么公司每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和为:25+(4×8)=57 美元;如果一家公司有 15 人,那么每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和便为:25+(4×10)+(5×2)=75 美元。 在去年 9 月份,ZenPayroll 每个月处理的薪资总额就已经突破亿美元元大关。当然,ZenPayroll 现在还面临来自几个行业巨头的竞争,包括薪资管理服务商 ADP 和会计软件公司Intuit等。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欧开磊]   补充介绍: ZenPayroll 将服务对象瞄准了中小企业,而他们的薪资管理解决方案也更为简单,如下: 用户只需 10 分钟时间便可完成注册并开始使用后台仪表盘。相反地,包括 ADP 在内的市场巨头的使用技术门槛很高,需要培训。注册后,用户可以自动设定工资管理时间表。ZenPayroll 会快速计算薪资、添加津贴和奖金,并自动计算、支付用户所在州和联邦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提交电子申报表。最后,ZenPayroll 还可以生成明细的支出和交易报告。 ZenPayroll 的解决方案采用 SaaS 模式,售价为 25 美元每月,或每个员工每月 4 美元。当一家公司的员工数量超过 10 名时,售价就会变成每个员工每月 1 美元。 公司正在计划扩张,除了目前的加州,公司正在陆续登陆德州、弗罗里达和华盛顿,在未来几周内,还将覆盖纽约和伊利诺伊州。公司扩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各州薪资的监管程序不尽相同,没有一套统一的政策,需要花时间来进行适应。 根据目前市场对于公司服务的需求,CEO Joshua Reeves 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公司的服务将覆盖全美约 40% 的人口的地区。除了在美国本土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之外,公司甚至计划在 2014 年进军加拿大。 公司目前的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科技初创公司、花店、面包店、宾馆、牙医诊所等。在今年 4 月份,ZenPayroll推出了 一款面向会计师的云端薪资管理服务,目的是提供给每个人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种有效的会计服务,不用购买企业范围的软件,就能进行工资税的计算和支付、直接的存款交易以及归档。
    硅谷
    2014年02月21日
  • 硅谷
    Google初次布局在线教育,4000万美元投资云端教育软件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后者估值10亿美元 云端教育软件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近日宣布已获得 Google 旗下风投机构 Google Capital 4000 万美元投资。这是 Google 第一次布局教育领域的尝试。Renaissance 在此轮融资中获得的估值是 10 亿美元。 Renaissance Learning 创立于 1984 年,是英国私募股权公司 Permira 子公司。最初,它是通过提供学习评估软件起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而发展到现在,Renaissance 的大部分软件都已搬上云端,提供各种学习评估工具,目的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为老师提供更得当的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技巧。 Renaissance Learning CEO Jack Lynch 表示,投资是其次,4000 万美元只能让 Google 占小部分股份,重要的是两家看中关系拉近后带来的合作。目前,Renaissance 学习平台上有 1800 万学生,而 Google 的学习平台上则有超过 3000 万的师生。两者整合,这在 K-12 阶段的学习产品中是一次强强联合。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丁伟峰]
    硅谷
    2014年02月20日
  • 硅谷
    收购整合顺利完成,企业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商IBM Kenexa Talent Suite已经上线 在被IBM以13亿美元收购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打磨,Kenexa 现在以IBM Kenexa Talent Suite的形式加入了 IBM 的大本营,并被定位成为 IBM 旗下基于大数据提供 SaaS 的 B2B 服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 Kenexa 旨在为 HR 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一系列服务,从人才招聘、员工培训到最后的表现评估等服务。比如 IBM Kenexa 人才套件通过收集公司员工此前的工作经历、社交行为、技能发展以及个性特点等数据进行分析,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雇员。 另外 Kenexa 客户还可以通过 IBM Connections 所具备的功能,帮助新人迅速融入公司。它能让员工通过分享信息找到合适的前辈,来迅速学习。与此同时,借助数据和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员工,并能在技能水平、业绩评估、薪酬和继任计划等方面更有效地管理每个员工的职业发展。 而加入 IBM 另一个福利就是,Kenexa 的客户还可以选择利用 IBM 的计算机系统 Watson 来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实时的分析结果,让管理者可以实时明确目前员工的状态倾向,并对其未来的倾向作出预测。 Kenexa 所面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除了 Kenexa,这个领域还有一些其他的初创公司,比如游戏化人力资源管理应用Objective Logistics,Evolv以及被 Saleforce 收购的Rypple等等。
    硅谷
    2014年02月19日
  • 硅谷
    反向招聘网站RiseSmart获得1100万美元新一轮投资 RiseSmart(http://www.risesmart.com/)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招聘服务网站,与其他网站不同的是,RiseSmart主打反向模式、面向求职者收费来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该公司日前获得1100万美元新一轮投资,由Accel-KKR领投,此前投资机构Norwest Venture Partners跟投,这样该公司累计融资超过2360万美元。
    硅谷
    2014年02月15日
  • 硅谷
    Slack:想要杀死Email的企业级通讯工具 无论你习惯与否,Email依然是当今商业环境里最被广泛认可的交流工具。 但遗憾的是,Email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虽然在形式上是一份可留存的文件,但对于某些每日往来邮件上百封的用户,其操作的频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批用户的需求。 Slack由Flickr联合创始人Stewart Buttterfield创立,他希望能创造出一款专业服务于企业的应用。Slack的主流功能包括了对团队成员的搜索、分组群聊、文档分享功能,Slack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团队成员直接分享在各种云服务上的文件,包括Google Drive、GitHub等。 Slack的增长还是蛮吸引人的,据gigaom的报道,从2013年8月至今已经有了1.6万名用户(57%跨平台,43%纯PC用户),当然这离不开Slack的投资方,著名硅谷投资人Andreessen Horowitz的大力推荐,其在Twitter上大呼“我从未见过一款商业类的应用能依靠口碑以每月50-80%的速度增长。” 目前Slack还处在限量测试阶段,不过我昨晚以PingWest名义注册了帐号后过了一分钟便被通过了,产品同时支持Mac、Windows、iOS、Android系统,PDF、txt文本、Zip压缩包均能在软件里自由传输。 Slack给自己的Slogan是“让你少忙一点”,产品的主页面上,左侧是话题的标签带上了#的标识——这已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了,从Slack自身也用#做logo可以看出它的任务基因。中间则为对话内容,与一般IM工具没有太多差别,右侧可随时查找对话过程中涉及的文件,包括图片、PDF、Google Doc、Dropbox(已整合的服务达19项之多)的同步。作为一款团队内部的沟通软件而言,这也是最有效率的展现形式之一了,这让我想起了Tweetbot的PC端版本。只是在同类竞品里,已有了Yammer、Chatter、Tibbr等应用,一直一来不温不火,Slack能否杀死Email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它得先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外部的合作上,Slack已选择了Rdio、BuzzFeed、Medium、Foursquare、Lonely Planet、LinkedIn、Adobe等产品,从这份列表来看,Rdio与Medium这类休闲类目固然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必要,但长远的合作,对Slack起影响的,LinkedIn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先不提LinkedIn拥有2亿的全球企业精英用户资源,LinkedIn的用户才是Slack最应关注的点,两者群体高度重合——不然还有谁天天发那么多Email。LinedIn的站内搜索做得虽好,但IM工具前仅停留在“附属品”的阶段。 当然,以Slack目前的体量而言,谈战略显得有点远,背后是Slack选择做一款纯粹协作付费工具还是以实用工具的角色切入职业社交的大蛋糕的选择,如果是你,会选择哪条路?   最后小编评述:这个货不适合中国国情啊~~ 小编去测试过,各位看官了解即可,没必要真去试试了~ 作者:pingwest  lawrencew
    硅谷
    2014年02月15日
  • 硅谷
    在线教育平台 Curious.com B 轮融资 1500万美元 在线教育平台 Curious.com 近日宣布 B 轮获 1500 万美元投资,估值未知,据 Re/code 消息,该轮由 GSV Capital 领投, Redpoint Ventures 及前苹果董事 Bill Campbell 等跟投,GSV Capital 的 Michael Moe 也将加入 Curious.com 董事会。成立自 2012 年,截至目前,Curious.com 累计融资额达 2250 万美元。 Curious.com 是一家气质独特的在线教育平台,内容以用户自己制作的“How-to” 类视频为主,你几乎可以找到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教程,从“焊接基础”到“ 莎莎舞 (salsa) 教程”,更有“珠宝制作教程”和“磨刀秘诀”等等。相较 Udemy、Khan Academy、Lynda.com 等,它的最大差别在于,Curious 更追求便利和即时性,教学视频较短、内容切得更小,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它同时也有自己的虚拟货币 Curious Coin,让老师更方便的推广、分享及货币化自己的课程。内测 5 个月,便已经累积了上万名用户。 Curious 创始人 Justin Kitch 曾是 Homestead 的创始人兼 CEO,后者以 1.7 亿美金卖给了 Intuit。 目前媒体披露的 Curious 现阶段的相关数据并不多,有最新的消息,我会及时更新到这篇文章里。
    硅谷
    2014年02月14日
  • 硅谷
    雅虎收购面向科技公司的视频面试服务公司 Distill,人才收购是目的! Distill 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以为科技公司解决招聘问题而生,其产品是在浏览器中实现的一个集成了视频交流和合作工具的招聘服务平台。后者是 Distill 的精髓所在,通过协作工具,Distill 将面试的重心放在双方的交流和对应聘者的能力考察上。 两位创始人中, Deng-Kai Chen 曾在 Tapjoy 以及 Google 负责过移动广告方面的工作,而 Ken Maclnnis 则曾是 StumbleUpon 和雅虎的前员工,负责软件架构工作。在官方网站的声明上,两位创始人已经表示将停止 Distill 相关服务的发展和维护,整个平台将于 2014 年 3 月 30 日彻底关闭,而 Chen 和 Maclnnis 将前往雅虎从事与移动广告解决方案有关的工作。 目前,Distill的主要产品包括一个内置了类似于Skype语音聊天服务的功能,该公司在这一服务界面的旁边留下了供面试者和面试方编辑文本和上传文件的区域,因此双方可以在视频面试的同时展开协作编码工作。有消息称,在被雅虎收购后,Distill的团队将主要用于加强雅虎的移动广告产品。 在公司被雅虎收购的消息公布后不久,Distill便在自己的网站登出了一份官方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很高兴能在此同大家分享有关Distill即将开始一段全新旅程的消息,因为我们即将加盟雅虎!在创办Distill之前,我们曾经是移动广告和运营公司Tapjoy的原始创立团队,而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移动应用发行商提供更大的盈利机遇。因此,我们将基于在Tapjoy积累的经验帮助打造雅虎的移动广告解决方案。从今天起,我们将终止有关Distill面试和Distill日程等产品的开发工作,但用户依旧可以在2月底前使用这一功能展开面试,而Distill平台则将继续存在至2014年3月30日。如果你对此有任何疑问、担忧或者数据方面的请求,请发送邮件至support@distill.cc或者同您的客户经理直接取得联系。 在此,我们希望向这个伟大公司内的所有同事以及曾经通过这一平台同自己的潜在雇主、雇员建立联系的用户表达真诚的感谢。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旅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硅谷
    2014年02月14日
  • 硅谷
    商务旅行服务商Rocketrip借礼券奖励激励员工为所在公司节省差旅费,获260万美元A轮融资 或许每个公司都总有那么几个员工每当出差的时候,便用公费订全价机票,住豪华旅馆;久而久之,所有员工都会一定程度上的受到这样风气的影响。如果公司小还好,只要公司达到一定规模,需要出差的员工增多,公司便会吃不消。因此,纽约公司Rocketrip为企业提供了通过奖励礼券来激励员工节约公司差旅开支的服务。Rocketrip 刚刚获得了由 Canaan Partners 领投的 260 万美元 A 轮融资。 简单来说,Rocketrip 的模式便是给为公司节省了差旅开销的员工以相应的奖励。要出差的员工只需在 Rocketrip 上选定出差线路后,Rocketrip 便会根据公司的差旅标准,以及目前交通与宾馆的平均市场价格生成预算。接着员工可以自己去订交通工具和旅馆,最后将收据传给 Rocketrip 的邮箱,其中员工实际产生的差旅费用比 Rocketrip 算法生成的预算低的部分便算此次出差节约的金额。然后,Rocketrip 会根据员工节省的金额返给其点数,员工可以根据点数兑换现金和礼品代金券。 不仅如此,Rocketrip 可以为公司生成表格,实时展示公司的差旅开支情况,以及节省的费用。并且,Rocketrip 还可以生成每月和每季度的开支报表,以及各部门的差旅开支分析。Rocktrip 目前已经帮七家公司节省了总共 11 万美元的差旅开支。 目前企业的差旅费十分惊人,仅在美国每年便有 1 千 600 亿美元被企业花在差旅费上。因此 Rocketrip 的市场十分广阔。目前 Rocketrip 并没有公布他们的收费策略,不过应该是向企业收取一定费用,或者根据其为企业节省的差旅费提成。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pevc.dowjones.com, rocketrip.com]
    硅谷
    2014年02月13日